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“世界厕所日”。2023年世界厕所日主题为“加速变革”,要求人们“像蜂鸟一样”,采取简单的行动以帮助加速变革。2023年世界厕所日利用蜂鸟来激励人们采取个人行动,推动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,改善厕所卫生状况。
“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,就去它的公厕看看。”近年来,我国大部分城市注重在公厕建设管理上提档升级,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、更便捷的如厕服务。牢记绿色使命,积极响应厕所革命,致力于打造干净卫生、功能全面、科技智能、资源无害的绿色智慧厕所。
无障碍设计,确保各年龄段和特殊需求人群都能方便地使用。设施内部宽敞,配备了无障碍通道、扶手和紧急求助器,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。
通过安装蹲位检测器、有无人指示灯和显示屏,能够对厕所的使用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,探测是否有人正在使用厕所,将使用状态上传自云平台,避免用户敲门询问,提高使用效率。
通过安装空气质量检测、离子除臭机等设备,实时监测公厕内的厕所湿度、温度、氨气、PM2.5等数据,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控设备,优化公厕环境。
通过智能水表、智能电表能耗管理系统,采用远程传输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,实现对公厕水电资源消耗的远程监测,以便管理人员查阅,合理控制用量。
智慧公厕内可以安装可视化大屏电视等设备,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,如厕所使用指南、附近景点介绍等。
智慧公厕通过智慧感知、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的有机结合,实现公共厕所智能化、生态化、低碳化和人性化。亮点之一就是采用“智慧公厕”系统,通过信息化管理网关,及移动小程序等信息管理平台,进行数据化展示分析,使公厕实现环境监测、客流监测、能耗监测、智能控制等功能。
智慧公厕管理可视化大屏,借助氨气、硫化氢、湿温度、人体红外等传感器,可实时显示空余厕位数量、位置,及厕内温湿度、氨气等环境数值,公厕使用环境指标一览无余的同时,也提升了公厕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。
智慧公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。在城市公共场所,如公园、广场、车站等,智慧公厕能够提高公共卫生水平,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如厕环境。在旅游景区,智慧公厕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,还能有效地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。此外,智慧公厕还可以应用于学校、医院、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,提高厕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。
“小公厕”连着“大民生”,公共厕所不仅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,更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。将持续探索公厕“数治”新模式,为人民群众的洁净舒适、便利安全的如厕环境而努力奋斗,营造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智慧公厕将会越来越普及,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